外食聰明選~增加膳食纖維食物攝取
現今學生外食的機會較過去頻繁,而外食多面臨餐點調味過度、精製食物及加工半成品多、全穀雜糧、蔬菜及水果攝取不足的狀況,易有營養不均衡等問題,以下針對不同餐飲類型,提供如何增加膳食纖維食物攝取的方法。
自助餐
便當
小吃店
滷味攤
簡餐店
速食店
超商/超市
早餐店
參考資料:教育部(2019),大專校院推動增加攝取膳食纖維食物教學資源參考手冊。
取自:https://cpd.moe.gov.tw/articleInfo.php?id=2296
自助餐
- 選擇未精製的糙米飯、多穀飯、雜糧粥為主食。
- 搭配多種顏色的蔬菜及半葷素料理,如番茄炒蛋、豆芽炒雞絲、青椒炒肉絲等。
- 適度選擇豆類及其製品取代肉類,如毛豆、豆干、滷豆腐等。
- 少選甜不辣、麵輪等加工食品,多選蔬菜料理。
- 選擇以蔬菜為主的湯品,如竹筍湯、紫菜湯等,或是以全穀雜糧類為主的玉米湯、山藥湯。
- 盡量選擇清蒸、川燙、涼拌菜色,如燒冬瓜、川燙花椰菜、涼拌龍鬚菜等。
便當
- 主食選擇糙米飯、五穀飯。
- 若可選3樣菜餚,3道菜均為蔬菜最佳,其次為2道蔬菜搭配1道半葷素料理。
- 將便當主菜(豬排、雞排、魚排等)更換為半葷素料理。
小吃店
- 選擇陽春麵或清湯麵,另加一份燙青菜(不淋或少淋醬汁)。
- 湯品選擇蘿蔔湯、青菜蛋花湯等。
- 小菜以少調味之蔬菜、豆製品、堅果種子為主,如涼拌小黃瓜、海帶、木耳、傳統豆腐、豆干、滷花生等。
滷味攤
- 優先挑選蔬菜品項,如海帶、金針菇、蘿蔔、絲瓜、葉菜類等。
- 避免選擇加工製品,如百頁豆腐、丸類、餃類、甜不辣等。
- 主動告知不加或少加醬料或滷汁。
簡餐店
- 選擇蔬菜含量較多的餐點,例如:蔬菜咖哩飯、菌菇雞肉鍋、鮮菇義大利麵等。
- 將白飯更換為糙米飯、多穀飯。
速食店
- 選擇蔬菜含量較多之品項,如主動告知將副餐替換為蔬菜料理或水果。
- 飲品可換成蔬菜湯、羅宋湯,若為玉米濃湯、鮮菇濃湯等非清湯,則要注意油脂的攝取。
超商/超市
- 全穀雜糧類可選擇地瓜、關東煮的玉米。
- 選擇蔬菜含量較多之品項,如蔬菜三明治、蔬菜棒、蔬菜湯、沙拉、關東煮的蔬菜等。
- 飲品之搭配可選擇無糖豆漿或燕麥飲品。
- 購買新鮮水果,部分水果可洗淨後連皮一起吃。
- 購買無調味的堅果種子類。
早餐店
- 選擇以全穀雜糧類為主的餐點,如全麥饅頭、全麥吐司、全麥餐包、紫米飯糰,避免選擇加工品或加工半成品,如:培根、肉鬆、火腿…等。
- 選擇蔬菜含量較多的餐點,如蔬菜三明治、菜包、蔬菜蛋餅。
- 飲品選擇無糖豆漿、牛奶加麥片。
參考資料:教育部(2019),大專校院推動增加攝取膳食纖維食物教學資源參考手冊。
取自:https://cpd.moe.gov.tw/articleInfo.php?id=22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