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到用餐時間,孩子總是不愛吃飯,或經常東挑西挑、剩下很多飯菜?
董氏基金會特別整理讓孩子愛上餐桌的10個小技巧,幫助家長及老師引導孩子專心吃飯,養成不偏挑食的好習慣!
也建議學校可以透過教師研習、親師座談會…等時間,播放此影片,讓我們一起讓孩子愛上餐桌!
【讓孩子愛上餐桌的10個小技巧】
-
多看多聽多試:讓孩子從小接觸各類食物!
-
多鼓勵不強迫:鼓勵孩子嘗試各種食物!
-
健康吃快樂動:增加孩子體能時間,促進孩子食慾,食物變好吃!
-
食物變身秀:利用不同烹調方式、食物搭配,增加餐點變化度!
-
好看更好吃:豐富的擺盤與布置,讓食物更好吃!
-
讓孩子參與改變一切:用親子一起料理、一起買菜等方式,增加孩子的參與感,用餐更有趣!
-
想像力量大:用食材說故事,帶孩子認識食物!
-
好心情好胃口:吃飯時不責罵,生病時不嘗試新食物!
-
一起吃最好吃:和孩子一起吃飯,讓親子關係更融洽!
-
明訂遊戲規則:訂定用餐規則,零食給的量及頻率要適當!
孩子愛吃零食?愛喝含糖飲料?愛吃炸物?
許多家長為了孩子愛吃垃圾食品感到困擾,董氏基金會聽到了!特別整理出「四不原則」讓小朋友遠離不夠健康的食物:
【讓孩子遠離不夠健康食物的四「不」原則】
-
家中不放、學校不賣不夠健康食物!:如果家中有放零食、飲料的習慣,會增加孩子吃不健康食物的機會。
-
不主動提供,勿當作獎賞!:避免把不健康食物作為獎勵品,可以帶孩子出遊、買文具作為獎勵。
-
不在孩子面前吃!:家長要以身作則,不在孩子面前吃不夠健康食物,避免孩子模仿。
-
不用「禁止」、「不准」等負面字眼,且「量」要節制!:為了避免親子間的紛爭,不要過度限制和禁止孩子,以免造成反效果。
從環境中減少不夠健康食品出現的機率,再進一步控制孩子的攝取「頻率」與「量」,就能改善孩子愛吃不夠健康食品的問題,還能夠避免因為使用錯誤方式造成的親子紛爭唷!